第七届丁香园中国医院发展大会近期于广州落幕。在“从流量到留量,医疗视频破圈方法论”分论坛上,我有幸分享了海派健康科普艺术创新的别样实践——健康脱口秀个人专场与王家卫风格控烟微电影这两项探索。
这是健康科普最好的时代
我的健康科普创作之路,已走过十余载春秋。2007年,我参与创作了由医生自编自导自演的医疗微电影《白领日志》,登录优酷后收获豆瓣 8.2分的好评;2018年,我站上笑果文化线下开放麦新人赛的舞台,拿下周冠军的成绩。只是那时,2007年的新媒体尚处萌芽,互联网健康科普的土壤尚未成熟;2018年的脱口秀仍属小众,用喜剧形式做科普的可行性还未被广泛认可。
而如今,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,广大医护人员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主力军,科普意识已然觉醒。互联网新媒体的浪潮中拉伯配资,每日都有海量健康科普作品涌现。人民群众在拥有丰富健康信息来源的同时,对科普作品的艺术性、趣味性要求也日益提升。“科学+艺术”双轮驱动的健康科普创作,正迎来属于它的时代召唤——这无疑是健康科普最好的时代。
从流量爆款到时间经典:让科普在艺术中沉淀灵魂
追求健康科普作品的艺术性,本质上是为科普注入灵魂。许多科普创作者都将科普比作“对科学知识的翻译”,既然是翻译,便有“信、达、雅” 的境界之分。熟练掌握“科学翻译”技巧的创作者,总会期待作品被更多人看见,也就是追求“爆款”传播。
在我看来,除了爆款之外,注重作品的艺术性和美感,让作品像一个艺术品一样被时间封存是一种更高级的追求。艺术是可以穿越时间的。三十年前经典小品中的爆梗“宫廷玉液酒,一百八一杯”传颂至今。“月落乌啼霜满天,江枫渔火对愁眠”经典的诗词甚至可以传唱千年。
海派健康脱口秀是将健康科普和单口喜剧相结合的艺术形式,走过四季,从最初的能力提升,人才储备,作品多样化到如今已经形成完整的培训、创作、表演、宣发一体化的生态,为全国各地培养输送喜剧艺术表达健康科普的人才。在充分的作品、人才基础之上,又开发出了个人专场形式的完整科普内容输出、超时长喜剧文本创作和表演控场能力的创新尝试。2024年拉伯配资,《戏说外科史》一经推出就轰动了健康科普行业。前后花费一年多时间,完全由专业医务人员原创的脱口秀专场,在笑声中,把外科学的发展史,外科学精神进行了演绎和传播。
用光影解构 “美化”:王家卫风格里的控烟宣言
另一种海派健康科普艺术实践,是王家卫风格的控烟微电影。早在《白领日志》时,我们就已开始探索微电影的拍摄技巧;而将光影美学与控烟主题结合,源于一次偶然的发现。我与从事控烟工作的爱人李洁是科普创作搭档,一次观影时我们注意到: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中常有对烟草燃烧烟雾的美化镜头,这极易误导年轻人。
于是我们决定 “用魔法打败魔法”——自学镜头美学语言,改编经典电影桥段,创作了《一代宗师戒烟记》与《花菸年华》两部微电影。严肃的健康科普命题,就这样被艺术赋予了深沉而灵动的表达,让控烟的警示在光影流转中更具穿透力。
回望十余载创作历程,我始终在探索中归纳、在实践中学习。未来,我会继续深耕舞台艺术与微电影创作;而我坚信,人工智能终将成为健康科普的主流形式。但我更期待,当那一天到来时,人们会怀念 20 年代初这批用初心敲击键盘、用热忱执掌镜头的健康科普佳作,就像今天的我们,无比怀念2002至2004年那个华语乐坛群星闪耀的时代。
本文作者:上海市同仁医院门诊办公室副主任、健康促进办公室副主任姚乐拉伯配资
七星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